【分析】
当模板的卡具没卡紧时,浇捣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会将局部模板向外推移,造成胀模,混凝土变形突出墙面。圈梁混凝土内外侧不平,上口弯曲歪斜,不成一直线,砌上层墙时局部挑空。由于胀模导致混凝土漏浆,水泥砂浆流挂在墙面上,污染了墙面,给下道工序增加麻烦。
【措施】
1.圈梁或构造柱的模板固定通常采用在墙内留穿墙扁担木或卡具的施工方法,圈梁扁担木留在梁下二皮砖统一标高上,支侧模时应拉通长直线,保持模板上口平直,上口宽度应有临时撑头控制,上口斜撑与穿墙扁担木、上口横档钉牢,圈梁上口标高用竖棒按标高控制线测定,使其在同一水平线上。构造柱的模板卡具留洞在墙体大马牙槎两侧对称留置。
2.圈梁或构造柱模板应与墙面贴紧,卡具夹紧,使用的木制卡具或钢管卡具等应及时检查,发现有损坏的应修整或更换。
【分析】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原因分析如下: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分析】
具体拆模条件和要求不明确,模板周转数量未配足,混凝土不符合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为赶进度而提早拆除模板和支撑,都会使混凝土产生结构性裂缝,甚至坍塌,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
【措施】
施工前配备模板数量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拆模条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规定,同时满足设计要求。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2-2的规定。